查看原文
其他

大学生长江源科考队凯旋,青春闪耀雪域高原!

今天是校庆倒计时99天

大学生长江源科考

为中国地质大学70周年校庆献礼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二次大学生长江源科考圆满结束。和小锤君一起,看看此次大学生长江源科考,大家都有哪些收获吧。


出征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王焰新为科考队授旗

7月13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二次大学生长江源科考出征仪式举行,这是我校时隔20年后,第二次启动大学生长江源科考活动。


长江源作为长江生态最敏感的区域,一举一动关系整个流域生态变化,其河流规律和生态指标对长江流域具有指示和参考意义。此行开展的长江源地质、地理、水文、生态、环境的本底调查,将为我校长江源长期科考打下基础,预计形成科考调查报告、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等系列科研成果。


此次大学生长江源科考活动由中科院院士殷鸿福、王焰新、谢树成等领衔。科考队7月15日正式从武汉出发,深入长江源区腹地开展科考,历时10余天。科考队共计36名师生,其中学生17名,老师19名。师生们分为地质组、地理组、水文与生态组、人文与社科组、冰川勘测组等5个小组,分别前往岗加曲巴冰川、沱沱河流域、尕尔曲流域,从冰川、地貌、地质环境、水资源、冻土、生态、经济社会等不同领域开展全面科考,同时进行野外教学活动、地球科学知识科普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


7月15日,科考队到达格尔木


格尔木的天空一望无际,道路两旁笔挺的杨树深深地扎根在大漠深处,抵御风沙,守护着一方水土。西北的广袤无垠让人不禁地油然而生出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我想在科考任务正式展开之前,应当首先学会敬畏自然,与自然和平相处,才能在接下来的科考活动中收获匪浅。——7月15日 水文与生态组 李小斗


保护长江,从源头做起。这不是一句口号,是应该落实到行动上的伟大倡议。作为大学生,我们愿意来到长江源头做科学考察,为保护长江奉献青春力量,并用实际行动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长江大保护的行列中来。——7月15日 水文与生态组 郭怡帆


这次为期十多天的科考考察范围大、任务重、涉及学科多,作为人文组的一员,我之前对此次科考的认识更多的基于对长江源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出发,但初达唐古拉,蔚蓝的天空和明媚的阳光让我内心油然而生一种作为大学学子领衔受命的责任感,我对此次科考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7月15日 人文与社科组 汪钰婷


这不是我第一次踏足青藏高原,但比起以往,这次的长江源科考更令我期待,或许是在七十周年校庆这个特殊的节点,也可能是长江大保护这个更宏大的目标让我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使命感。不管怎样,我会认真对待接下来的科考行程!——7月15日 地理组 邹司雅 




 7月16日 大学生长江源科考队在察尔汗盐湖考察


到达察尔汗盐湖以后,一望无际的湖水在强风的吹拂下,激起了层层浪花,由于湖水盐溶液饱和的缘故,岸边满是白色的结晶颗粒,仿佛为蓝绿的察尔汗盐湖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面纱的背后是我们即将揭开的地质奥秘。即使现场寒风凛冽,但仍然阻挡不了我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学生举牌、老师授课,这绝对是我几十年来上过最为生动的一堂课,课上老师为我们详细讲解了盐湖形成及演变历史,以及在盐湖地区形成的盐喀斯特地貌等,大家都获益匪浅。——7月16日 地理组 陈世亮


7月16日,科考队在察尔汗盐湖北侧纵向沙垄野外教学

纵向沙垄位于察尔汗盐湖东北侧,沿西北-东南方向延伸,共并排排列约8条,最高处高出公路十余米。据肖国桥老师介绍,该沙垄西北端形成年龄约距今3000年,而东南端现已覆盖部分公路。

该地荒漠化治理因地制宜,因蒸发量极大,盐碱化程度高,故多采用石方格治理。石方格利用当地坚硬盐壳制作,方格边长小于两米,可见工作量之大。石方格内沙波纹波长约5~10cm,石方格外波长约15~20cm,可见治沙成果优良。是故荒漠化治理需因地制宜,旱则石治、湿则植治,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方法之一。——7月16日 地质组 梁乔郅


科考队员在“环保卫士”杰桑·索南达杰纪念碑前向烈士献花

今天翻过昆仑山,进入了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这里栖息着藏羚羊、雪豹、藏野驴、以及黑颈鹤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作为我国最大的无人区,可可西里是一片美丽而寂寥的土地,是青藏高原特有野生动物的乐园。1994年1月18日,时年40岁的“环保卫士”索南达杰和4名队员在可可西里抓获了20名盗猎分子,在押送歹徒行至太阳湖附近时,遭歹徒袭击,英勇牺牲。为了纪念索南达杰,可可西里保护区的第一个保护站以他的名字命名。这样的英雄应该被我们铭记。——7月17日 水文与生态组 郭怡帆


科考队员在可可西里保护站参观可可西里展厅,志愿者讲解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建立的历史,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环境,站内有许多动物标本。


无人机拍摄的“红山脉”照片 (新华社记者 张龙摄)

在青藏高原的可可西里,科考队考察了一处当地罕见的大规模“红山脉”。对这一特殊地质现象的考察,将有助于加深对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科学研究。据科考队介绍,可可西里的“红山脉”地质景观不仅有望成为可可西里的一座大型“地质公园”,其中包含的丰富地质信息与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密切相关,将为深入研究青藏高原演化提供重要支持。


在前往风火山的路上,途径长江北源河流楚玛尔河,即“红色的河”,其上游发育第三纪红层,楚玛尔河侵蚀两岸携带红色泥沙而下,形成“红色的河”。穿越风火山时,我们脚下是上白垩风华山群地层;再到红山山脉,脚下又变成了第四纪地层。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就在我们脚下掠过。——7月17日 地质组  梁乔郅 


几十年前长江源地区就有如此标杆的生态环境保护者,我们保护长江源的行动怎能不竭尽所能,精益求精地完成呢?保护长江源,也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保护祖国的母亲河。随着路途的深入与海拔的拔高,周围的植被也由之前因为盐碱环境造成的稀疏变成较为茂盛,预示着我们离长江源更近了一步,风吹草低见牛羊,一路上藏羚羊,藏野驴,牦牛等野生保护动物一闪而过,激发了科考队员保护他们的决心。——7月17日 地理组 张越森


高原的生态是很脆弱的,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我们怎么忍心这一片片净土从地球上消失。除了小动物,草原上还有成片的野花,黄芪、弱小火绒草……开着小小的花,向世界展示着它们独一无二的、惹人怜爱的美丽。我多希望自己化作天上的云默默守护这里的一切。

生态的保护是需要每个人的努力的,保护可可西里,就从不在这里丢弃垃圾,不破坏这里的一花一草做起吧。——7月17日 水文与生态组 郭怡帆



无人机拍摄的沱沱河(新华社记者 郭志伟摄)

沱沱河水文站实践基地挂牌

位于长江源地区的沱沱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格拉丹东雪山,位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月18日,科考队长周建伟带队走访沱沱河水文站,并为沱沱河水文站实践基地揭牌。水文与生态组对沱沱河干流和支流的流速、流量及水化学指标进行了测量,并采取了水样和土样。


科考队员在测量沱沱河流速

水文与生态组在沱沱河支流旁边进行水质检测


今天从唐古拉山镇向西出发,深入可可西里福地,在沱沱河两个支流及干流进行了水域流量的测量,及ph、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等一些指标的现场测量,发现水流总体程弱碱性。因流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所以水流混浊。其次还在流域内布了两个1*1平米的样方,统计其内的植物种类及数量,估计其盖度和多度,考察该地的生物多样性。——7月18日 水文与生态组  郭怡帆


地理组在沱沱河流域沙丘上进行光释光采样

地理组对长江源附近露头良好的沙丘进行了取样,根据观察和最近30年遥感影像的分析,长江源附近的沙漠化是日益严重的。


我们通过光释光样品采样,并对样品进行年份检测与气候环境分析,可得到两万年间长江源沙漠化的地质历史演变过程与趋势,进而想办法解决最近几十年的沙漠化问题——7月18日 地理组 张越森

2004年,按照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要求,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唐古拉山镇的牧民告别草原,搬迁到400多公里外的格尔木市南郊。科考期间,长江源科考队来到格尔木市和唐古拉山镇,开展入户调查,探访长江源村牧民的生活之变。


7月19日,科考队人文与社科组师生共赴唐古拉山镇武装部,挂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江源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基地”。


长江源科考队人文与社科组队员汪钰婷与当地牧民进行交流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文献网络上阅览再多有关长江源村的资讯,都不如亲身来一次长江源村、感受长江源村的真实生活。在这里,我看到了物质充足、精神富足的新时代牧民,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强大领导力,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自豪。——7月17日 人文与社科组  焦弘睿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了解到,当地牧民家庭的住房是以土房、帐篷为主,牧民群众居住比较分散,交通不便。但随着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实施以来,许多牧民从海拔4500米以上的唐古拉山镇,搬到了海拔2800米的格尔木市,形成长江源移民村。随后,在长江源村附近又建起了可居住260户群众的长江小区,加之先期建成的128套唐古拉山镇移民安置房和唐古拉山镇的德吉小区定居点,目前唐古拉山镇的游牧民全部实现了定居。现如今,部分牧民会季节性的返回土房、帐篷进行畜牧业作业,唐古拉山镇的牧民大多的收入来源是畜牧业收入,平均每户的草场面积可以达到3-5万亩,每户的牦牛数目在200-300头。——7月19日 人文与社科组 汪钰婷



今天我们将从雁石坪赶往玛曲乡对沱沱河流域进行考察,这条公路架设在冻土地貌上,我也因此能够近距离的观察到冻土地貌。冻土地貌是高寒地区的一种典型地貌,车队在冻土地区一路崎岖颠簸,是因为冻土冻融作用造成了公路的沉降,这也是我第一次实地感受到冻土变化对环境的影响。我们课题组在冻土变化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目前冻土退化是一个突出问题,也是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冻土退化会释放CH4、CO2等气体,这可能会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同时,冻土退化可能会影响土壤结构,使得地下水流失增加,从而影响地上植被的生长,借助本次长江源科考活动机会,我们可以对冻土地貌进行实地考察与土壤采样,以期掌握冻土地貌退化及演变规律,进而为高寒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更加科学的建议。

——7月19日 地理组 陈世亮



科考队前往玛曲乡乡政府与武警黄金部队交流沱沱河地质地貌问题,并合影留念。


科考队水文生态组在沱沱河大拐弯处玛曲河桥与波龙趣进行水文、生态调查,测试水样现场指标和采取水样、生物样和土样。


山峰之下发育的姜根迪如冰川和尕恰迪如冰川是沱沱河的主要水源,两处冰川融水汇流后又拐了个90度的大拐弯,河水流到囊极巴陇时与长江南源当曲汇流。

大拐弯处河流阶地发育明显,水样呈碱性,电导率较高,进行生物采样时发现了浮游生物若干,具体待测,前侧波龙曲水样现场指标相近,其他指标待测。

我们此次科考活动不仅仅在于对长江源头的水文、生态环境进行调查,更是一种呼吁,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投入到保护长江源的行动中来,和我们一起为建设生态长江,文明长江,宜居地球而努力。——7月20日 水文与生态组 李小斗


地质组在唐古拉山口


地质组成员测量产状


地质组成员在唐古拉山口


地质组成员在采集河沙


今天路线是雁石坪-唐古拉山口-雁石坪,参与人员有申添翼、苗世鹏、张典、梁乔郅,任务有观察雁石坪南侧褶皱与地层、完成信手剖面图、完成该地区各流域盆地河沙样品采集。

雁石坪北侧发育断层,南侧发育侏罗的向斜。其中基本上以砂岩-粉砂岩,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钙质泥灰岩)为主。其中可观察到x状节理、铅笔状构造,各地层基本以整合接触关系为主。

之后在4800m的温泉裂谷,上到4900去观察断层。好不容易跑上去,结果风化太严重,断层面上基本上没有擦痕和阶步可以观察。所以只好站在山上,测个产状就溜下去了。越大的断层越难以观察,又由于当地植被还可以,露头出露也不好,温泉裂谷这个大的南北向正断层比较难以观察。只有在附近捡到了一块发育擦痕晶面的岩石。 ——7月20日 地质组 梁乔郅


地质组申添翼与苗世鹏

地质组成员跟随申添毅老师,向格拉丹东山区腹地进发。越野车在砾石滩上艰难曲折地前进,多亏了阿旺师傅高超的车技也多年的经验,我们得以挺进格拉丹东雪山群一座侧锋的脚下。最终,我们被一条冰川融水河流挡住了去路。前面的路需要我们用双脚来丈量。

三个小时,连爬带走,在气压只有平原地区一半的地方,我们终于来到了第一个取样点。申老师和苗书记敲下这些安山岩,装入布袋中,接受了格拉丹东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份沉甸甸的礼物。

再向上,我们到达了海拔5700m的高度,采集到了第二份宝贵的样品。 ——7月21日 地质组 张典


科考队在格拉丹东雪山立碑

周建伟老师宣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格拉丹东雪山立碑,大家集体欢呼雀跃,之前科考的艰辛在此刻已经烟消云散。大家的脸上是自豪,是澎湃,人生的价值在此时全部体现出来,大家都怀着激动的心情望向格拉丹东顶峰。

之后由人文组焦弘睿学姐带领大家宣读倡议书。“长江大保护从源头抓起、从我做起。”那一字一句都说到我的心里去了,我也用最大的音量喊出来保护宣言。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感觉到我与长江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7月21日 水文生态组 马浩



7月23日,青海格尔木市副市长李玉芳、格尔木市教育局局长马建伟,我校校党委书记黄晓玫、副校长王华以及师生代表,来到长江源村党群服务中心参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生乡村振兴学校实践基地”挂牌仪式。黄晓玫、李玉芳、王华共同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生乡村振兴学校实践基地”揭牌。


7月27日,我校第二次大学生长江源科考队队队员陈刚、李龙敏抵达格拉丹东主峰测绘目的地,进行了半个小时左右的科考测量工作。
格拉丹东雪山是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也是我国最具特色的冰川雪山之一。同时,格拉丹东雪山冰川的伸缩变化,非常明显地揭示了当地乃至青藏高原和全球气候的变迁,极具科研价值。科考队员在测绘目的地,利用高山冰芯取样器首次在格拉丹东冰川钻取冰芯。
在本次勘测任务中,科考队克服了极端高寒环境,在27日清晨发起高山测绘。陈刚、李龙敏抵达测绘目的地后,采用两年前珠峰测高方式,设置GNSS接收机,并依托北斗系统和珠峰地区以及外围的GNSS监测网联机同步观测,获得精准数值,给格拉丹东雪山主峰测量“身高”。

虽然科考已圆满结束

但地大人践行和传播

“长江大保护”理念仍在继续

为共建“地学长江”“生态长江”

“文明长江”贡献力量



素材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二次大学生长江源科考队

图文编辑整理 | 王俊芳

视频剪辑 | 高雅 梁睿华 刘青 韦玉华 马浩 刘思琪 等 

审核 | 魏海勇 王俊芳



地大更多资讯欢迎关注:

地大新闻网 voice.cug.edu.cn中国地质大学新浪微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抖音(CUG1952)学习强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央视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今日头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腾讯视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融媒体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